水環境是魚類生活的地方,也是很多問題出現的地方,其生態環境變化多端十分復雜,一直處在矛盾和平衡的過程中,正直伏夏來襲,如何控好水質、藻類的瘋狂“襲擊”?
作為養殖者,必須了解和掌握其過程的變化規律,以不斷調整矛盾,實現平衡,預防魚病,促進生長。對于水質過肥有效的應對方法有哪些呢?
水里的營養物質、有機物質等物質的過多沉淀,養殖水體中 pH、氨氮、亞硝酸鹽、溶解氧、總硬度、總堿度等理化指標是影響養殖動物健康生長的重要因素更是影響水質過肥過瘦的主要因素。
凡水色變為藍綠色屬于壞水。這種水透明度極小,嚴重時甚至透明度為0。這種水有毒性,溶氧很低,魚類易于發生嚴重浮頭和泛池,特別是在天氣突變時(氣溫顯著下降或發生雷暴雨)更易造成泛池大量死魚事故和引發魚病。這種水質一般發生在池水富營養化的高溫季節,水中產生藍藻。
而部分藻類通過自身的生化反應,可以將部分理化指標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從而保證養殖動物的健康在養殖過程中,經常由于受到環境變化引起應激反應,導致免疫力低下的一部分水產養殖動物發病甚至死亡,因而水體的穩定性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藻類作為池塘緩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影響水體穩定的重要因素。
養殖過程中水質過肥最好用過硫酸氫鉀做好改底,然后2-3天后在做好消毒措施,來進一步改善水質,用量根據池塘具體情況而定??蛇m當調節水體ph,促進養殖生物消化,壓制塘底有害菌繁殖生長,分解吸收水體中過多有機質,平衡藻類。定期的做底改消毒可有效氧化分解塘底死藻以及過量沉淀的餌料和有機物,提供干凈安全的養殖底質。